【石膏做豆腐的做法教程】制作豆腐是一种传统而美味的食品加工方式,其中使用石膏(硫酸钙)作为凝固剂是常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制作的豆腐质地细腻、口感滑嫩,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将详细总结石膏做豆腐的步骤,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制作石膏豆腐的基本流程包括:选豆、浸泡、磨浆、煮浆、点浆、凝固、压模和成型。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以及石膏的用量,才能保证豆腐的质量与口感。以下是各步骤的简要说明:
1. 选豆:选择新鲜、无虫害、无霉变的大豆。
2. 浸泡:将大豆浸泡至软化,通常需要6-8小时。
3. 磨浆:将泡好的大豆加水磨成豆浆。
4. 煮浆:将豆浆加热至沸腾,去除豆腥味。
5. 点浆:在适当温度下加入适量的石膏水,促使豆浆凝固。
6. 凝固:豆浆在石膏作用下逐渐形成豆腐脑。
7. 压模:将豆腐脑放入模具中,压制出多余水分。
8. 成型:冷却后取出,即可食用或进一步加工。
二、石膏做豆腐步骤表
步骤 | 内容说明 | 注意事项 |
1. 选豆 | 选择饱满、无杂质的大豆 | 避免使用发芽或变质大豆 |
2. 浸泡 | 大豆浸泡6-8小时,至完全吸水膨胀 | 水温建议20-30℃,避免过热 |
3. 磨浆 | 加水研磨成豆浆,过滤去豆渣 | 豆浆浓度适中,一般为1:5左右 |
4. 煮浆 | 将豆浆煮沸,保持10分钟以上 | 煮制时需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
5. 点浆 | 在80-90℃时加入石膏水(约0.5%-1%) | 石膏水浓度根据豆腐类型调整 |
6. 凝固 | 静置10-15分钟,豆浆逐渐凝固成豆腐脑 | 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凝固效果 |
7. 压模 | 将豆腐脑倒入模具,轻压排出水分 | 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口感 |
8. 成型 | 冷却后脱模,可直接食用或切块 | 可根据需求进行二次加工 |
三、小贴士
- 石膏用量应根据豆腐种类调整,如老豆腐需多加,嫩豆腐则少加。
- 点浆时应缓慢加入石膏水,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豆腐口感粗糙。
- 制作过程中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在家轻松制作出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石膏豆腐。尝试动手做一次,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