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绝对剩余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解释资本家如何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它与“相对剩余价值”不同,后者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的。
以下是对“绝对剩余价值”的总结性内容,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
一、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使工人创造的总价值超过其工资的部分。这种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劳动时间的延长,而不是技术进步或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而资本家则通过控制生产过程,让工人在更长的时间内工作,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部分超出工人自身工资的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较为直接,但也容易引起工人的不满和反抗。因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家逐渐转向依靠相对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即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绝对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 |
定义 | 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获取的剩余价值 |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获取的剩余价值 |
获取方式 | 延长工作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 | 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
本质 | 劳动时间的延长 | 劳动效率的提升 |
依赖因素 | 工人劳动时间 | 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
资本家策略 | 控制劳动时间 | 推动技术革新 |
工人影响 | 可能引发抗议和罢工 | 可能导致失业或技能淘汰 |
发展阶段 | 较早阶段使用较多 | 随着生产力提高逐渐成为主流 |
三、结语
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早期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剥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但绝对剩余价值仍然在某些行业中存在,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