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水远的下一句是什么】“山长水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路途遥远、山水阻隔。在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它常常与另一句诗或成语搭配使用,以增强语义的完整性。那么,“山长水远”的下一句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
“山长水远”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中,“山长水远”并非直接出现在该诗中,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路途遥远、难以抵达。
在实际使用中,“山长水远”常与“路遥”“道阻”等词搭配,形成完整的句子,如“山长水远路遥”。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古诗词、散文和现代文学中,用以强调距离之远、思念之深。
此外,在一些现代影视作品或网络用语中,“山长水远”也常被引用,用于描述情感上的距离或人生旅途的漫长。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来源 | 含义 | 常见搭配 | 示例 |
山长水远 | 源自古诗词,非原文直接出现 | 形容路途遥远,山水阻隔 | 山长水远路遥、山长水远难归 | “山长水远路遥,思君不见君。” |
山长水远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无固定下一句 | “巴山夜雨涨秋池,山长水远不知期。” |
山长水远 | 现代文学/网络用语 | 引申为人生旅程漫长、情感距离深远 | 山长水远亦无妨、山长水远心相连 | “山长水远亦无妨,唯愿你安好。” |
三、结语
“山长水远”作为一句富有意境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地理上的遥远,更蕴含了情感上的牵挂与思念。虽然没有固定的下一句,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与“路遥”“道阻”等词搭配,形成更具表现力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古诗中的婉转深情,还是现代文中的细腻描写,“山长水远”都承载着人们对远方、对生活的无限想象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