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的水指什么河】“一衣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两地之间距离非常近,仅隔一条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那么,“一衣带水”的“水”具体指的是哪条河呢?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及语言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成语释义
“一衣带水”原意是指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面,比喻两地之间相距极近,仅一水之隔。此成语多用于形容国家、地区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虽有河流阻隔,却并不妨碍交流与联系。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一衣带水”最早见于《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能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这句话的意思是,隋文帝认为自己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不能因为一条像衣带一样窄的河流(即长江)而不去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百姓。这里的“一衣带水”指的是长江。
因此,从历史文献来看,“一衣带水”的“水”最初指的是长江。
三、文化意义与现代用法
在古代,长江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点。因此,“一衣带水”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接近,也象征着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和文化认同。
现代使用中,“一衣带水”更多地被引申为国家、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如两岸同胞之间的亲情,或是朋友、亲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衣带水 |
成语含义 | 比喻两地相距极近,仅一水之隔 |
出处 | 《南史·陈后主纪》 |
原指河流 | 长江 |
现代引申义 | 表示情感、文化、政治上的紧密联系 |
使用场景 | 描述地理位置接近、关系密切的情况 |
五、结语
“一衣带水”的“水”最初指的是长江,这一说法有明确的历史文献依据。虽然在现代使用中,该成语的含义已有所扩展,但其最初的地理指向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了解成语的本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增强语言的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