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宝藏问答 >

晏子辞千金文言文翻译及注解

2025-10-07 09:38:38

问题描述:

晏子辞千金文言文翻译及注解,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09:38:38

晏子辞千金文言文翻译及注解】一、

《晏子辞千金》是《晏子春秋》中的一篇经典故事,讲述了齐国名相晏婴(字仲)在面对赏赐时,拒绝接受千金之礼的高尚品德。文章通过简短的语言,展现了晏婴廉洁自律、不贪图富贵、以国家为重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儒家“克己奉公”的思想。

本篇文章将对原文进行翻译,并结合历史背景与人物性格进行注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晏子辞千金 晏婴推辞了千金的赏赐
齐景公赐晏子粟千钟,马百驷,曰:“子尝有功于寡人,寡人欲以酬之。” 齐景公赏赐晏婴粮食一千钟,马一百匹,说:“你曾经为我立过功劳,我想以此来报答你。”
晏子辞曰:“臣闻君子无功而受禄,是为盗也。” 晏婴推辞道:“我听说君子没有功劳就接受俸禄,这是偷窃的行为。”
今臣有功,而君赐之,是使臣为盗也。 如果我现在有功劳,而您却赏赐我,这就让我成了盗贼。
不敢受,愿请辞。 我不敢接受,请求辞去这份赏赐。

三、注解说明

词语 注解
千金 古代形容巨额赏赐,非实指一千两黄金。
粟千钟 “粟”指谷物,“钟”是容量单位,表示大量粮食。
马百驷 “驷”为四匹马拉的车,这里指百辆马车或百匹马。
君子无功而受禄 出自《论语》,强调有德之人应凭功受禄,不可无功受赏。
在古代语境中,“盗”不仅指偷窃者,也指不义之人。
推辞、拒绝。

四、人物分析

- 晏子(晏婴)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以清廉正直、善于谏言著称。他拒绝赏赐,不仅是出于个人操守,更是为了维护国家制度和道德规范。

- 齐景公

齐国国君,虽有贤君之名,但在赏赐问题上仍表现出一定的权力意识。他赏赐晏子,是出于感激与信任,但晏子的拒绝也促使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

五、思想内涵

1. 廉洁自律

晏子不因功受赏,体现了一个士大夫应有的操守,也反映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2. 责任与义务

晏子认为,作为臣子,应当尽职尽责,而不是靠赏赐来获得地位。这体现了他对职责的深刻认识。

3. 道德约束

文章通过晏子的言行,传达了“无功不受禄”的道德准则,强调了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的重要性。

六、结语

《晏子辞千金》虽篇幅简短,却蕴含深远的思想意义。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晏子的拒绝,不是对君主的不敬,而是对自身操守的坚守,也是对国家利益的负责。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如需进一步探讨《晏子春秋》中的其他篇章,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