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法法律条文】《合伙企业法》是中国调整合伙企业设立、经营、管理及退出等法律关系的重要法律,旨在规范合伙企业的行为,保护合伙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对《合伙企业法》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条款。
一、法律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自1997年颁布以来,历经多次修订,现行版本为2006年修订后实施的版本。该法适用于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明确了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合伙事务的执行、利润分配、债务承担等内容。
二、主要
条款 | 内容概述 |
第一条 | 明确立法目的,规范合伙企业设立、经营和管理活动。 |
第二条 | 定义合伙企业,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
第三条 | 规定合伙企业必须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 |
第四条 | 合伙人应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且不得为法律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 |
第五条 | 合伙人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合伙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
第六条 | 合伙企业名称中应标明“普通合伙”或“有限合伙”字样。 |
第七条 | 合伙企业应当依法纳税,接受国家税务机关的监督。 |
第八条 | 合伙企业财产独立于合伙人个人财产,用于清偿企业债务。 |
第九条 | 普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
第十条 | 合伙人可以约定利润分配比例,未约定的按出资比例分配。 |
第十一条 | 合伙人可以协商决定合伙事务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执行或委托一人执行。 |
第十二条 | 合伙人不得擅自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需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
第十三条 | 合伙人退伙需提前通知其他合伙人,否则应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
第十四条 | 合伙企业解散后,应依法清算,清偿债务后剩余财产按比例分配。 |
三、总结
《合伙企业法》是一部系统性较强的法律,涵盖了从设立到解散的全过程。通过明确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规则,为各类合伙企业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对于有意设立合伙企业或参与合伙经营的人来说,了解并掌握该法的相关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条款或实际案例应用,建议参考官方发布的法律文本或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