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什么意思】“根深蒂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思想、观念、习惯或制度等在人们心中已经非常牢固,难以改变。这个成语来源于植物的生长状态,比喻事物的基础稳固,不容易被动摇。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根深蒂固 | 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习俗等长期存在且难以改变的状态。 |
二、来源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土之高者,其下必厚;木之大者,其根必深。”
- 用法:通常用于描述一种长期形成的思想、文化、传统或社会现象。
- 感情色彩:中性偏贬义,强调“难以改变”,有时带有消极意味。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根深叶茂、牢不可破、积重难返 |
反义词 | 脆弱易变、浅尝辄止、朝令夕改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传统观念 | 在一些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仍根深蒂固。 |
表达改革困难 | 改革需要打破一些根深蒂固的旧观念。 |
分析社会问题 | 社会中的某些不公现象之所以难以消除,是因为它们早已根深蒂固。 |
五、总结
“根深蒂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某种观念或制度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牢固的基础,不易被撼动。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但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