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粗气壮的意思是什么】“胆粗气壮”是一个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出的勇敢和无畏。虽然这个词语听起来有些口语化,但在日常交流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南方方言地区更为普遍。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胆粗气壮 |
拼音 | dǎn cū qì zhuàng |
出处 | 非传统典籍,多为民间俗语 |
含义 | 形容人胆子大、勇气足,不惧困难或危险 |
近义词 | 胆大包天、敢作敢当、无所畏惧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心虚胆怯、缩手缩脚 |
二、用法与语境
“胆粗气壮”通常用于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比如:
- 在面对危险时依然毫不退缩;
- 在遇到挑战时敢于迎难而上;
- 在他人犹豫不决时,自己却毫不犹豫地行动。
例如:“他胆粗气壮地跳进水里救人,大家都佩服他的勇气。”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较强:该词带有一定的口语色彩,使用时需根据场合判断是否合适。
2. 可能带有贬义:在某些语境下,“胆粗气壮”也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过于鲁莽、不计后果。
3. 地域差异:主要在南方地区使用较多,北方地区较少见。
四、总结
“胆粗气壮”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语,强调的是人的勇气和胆量。它既可用于褒义,赞扬一个人的勇敢;也可在特定语境下带有轻微的贬义,表示行为不够谨慎。在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
如果你在写作或口语中想表达某人勇敢无畏,可以考虑使用“胆粗气壮”,但也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