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简介黄宗羲人物简介】黄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黄尊素为东林党人,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陷害。黄宗羲自幼受家庭熏陶,立志匡扶社稷,后成为“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一生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强调民本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尤其在《明夷待访录》中系统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黄宗羲人物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黄宗羲 |
字 | 太冲 |
号 | 南雷 |
出生年份 | 1610年 |
去世年份 | 1695年 |
籍贯 | 浙江余姚 |
身份 | 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
所属学派 | 浙东学派 |
代表作品 | 《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 |
主要思想 | 民本思想、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实学 |
历史地位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
黄宗羲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其人格魅力也令人敬佩。他一生坚持气节,拒绝与清朝合作,晚年隐居著书立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被重新发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