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主人公是谁】“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事。这句话体现了主人公高尚的气节和不愿屈从于权贵的精神。以下是对这一成语及其主人公的详细总结。
一、成语释义
“不为五斗米折腰”字面意思是:不为了五斗米(古代粮食计量单位)而向人低头。引申为:不为微薄的利益或权势而丧失人格与尊严。
二、主人公介绍
该成语的主人公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是中国文化中隐逸之士的典型代表。
三、历史背景与故事来源
陶渊明曾担任过彭泽县令,因不满官场腐败,不愿向督邮(地方官员)行礼,便辞官归隐,写下《归去来兮辞》表达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句话后来被后人传颂,成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出处 | 《宋书·陶渊明传》 |
主人公 | 陶渊明 |
时代 | 东晋 |
成语含义 | 不为微薄利益或权势而丧失尊严 |
故事背景 | 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不愿向督邮低头,辞官归隐 |
文化意义 | 体现高洁人格与独立精神 |
五、结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选择的象征。陶渊明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与自由。他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在面对诱惑与压力时,坚守内心的信念与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