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池中之物是什么意思】“不是池中之物”是一句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或非凡的才能,不能局限于当前的环境或地位。它比喻人像龙一样,虽然目前在池中,但终将腾云驾雾,飞升九天。
一、
“不是池中之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人杰也,今得荆州,是其地也,非池中之物。”这句话原本是说刘备不是普通人,他有成就大业的潜力,不能被局限在小地方。后人用此成语来比喻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即使现在处于平凡的位置,将来也会有所作为。
该成语强调的是人的潜力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是池中之物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
原意 | 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久居人下,终将有所作为 |
现代用法 | 形容有志向、有能力的人,不满足于现状 |
同义词 | 非池中物、非庸人、志在四方 |
反义词 | 池中之物、平庸无为、安于现状 |
使用场景 | 鼓励他人、赞美人才、自我激励 |
适用对象 | 有抱负、有潜力的人 |
常见搭配 | “他不是池中之物,将来一定有出息” |
三、结语
“不是池中之物”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不要被眼前的环境所限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