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原文及翻译】《卜算子》是宋代词人常用的一种词牌名,形式短小精悍,意境深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陆游和辛弃疾所作的《卜算子·咏梅》,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以下是对这两首作品的原文与翻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属于宋词中较为常见的格式之一,一般为双调,共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其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常用于抒情或写景。在众多《卜算子》作品中,陆游和辛弃疾的《卜算子·咏梅》尤为经典,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反映了作者的志向与情怀。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作品名称 | 作者 | 原文 | 翻译 |
卜算子·咏梅 |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放,无人欣赏。已是黄昏时分,独自忧愁,还遭受风雨的摧残。它并不刻意争抢春天的美好,任凭百花嫉妒。即使凋零落地,被碾成泥土,它的香气依旧不变。 |
卜算子·咏梅 | 辛弃疾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茅屋低矮,溪边绿草如茵。醉意中听到吴侬软语,温柔动听,原来是老夫妻在闲聊。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让人喜爱的是小儿子顽皮可爱,在溪边躺着剥莲蓬。 |
三、总结
虽然两首《卜算子》都以“咏梅”为题,但风格和主题截然不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借梅言志,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保持高洁品格的坚定信念;而辛弃疾的《卜算子》则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温馨画面,展现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无论是哪种风格,《卜算子》都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