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原文及翻译】《强项令》是出自《后汉书·酷吏列传》中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官员——董宣的故事。董宣因执法严明、敢于直谏而闻名,其事迹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以下是对《强项令》原文及其翻译的整理与总结:
一、原文节选(节录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 董宣,字少平,陈留人也。……宣尝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路中遮,夺奴还之,主怒,谓宣曰:“董郎,我亲故,汝何敢尔?”宣曰:“陛下以孝治天下,今杀一奴,而纵其主,非所以教民也。”主惭而止。……
> 宣又尝为北海相,有大姓公孙丹,作奸犯科,宣收捕,系之于狱。丹父宗,乃上书诉冤,帝怒曰:“董宣欺朕!”遂遣使斩之。宣临刑,颜色不变,曰:“臣死之后,愿乞一棺,勿加敛服。”使者问其故,宣曰:“臣生平清贫,死亦宜俭。”遂斩之。
二、翻译与解读
原文 | 翻译 | 解读 |
董宣,字少平,陈留人也。 | 董宣,字少平,是陈留郡的人。 | 介绍董宣的身份和籍贯。 |
宣尝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 董宣曾经担任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藏在公主家中,官吏无法抓到他。 | 描述董宣执法严格,敢于追查皇室成员的罪行。 |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路中遮,夺奴还之,主怒,谓宣曰:“董郎,我亲故,汝何敢尔?” | 当公主出行时,让家奴乘车随行,董宣在路上拦住他们,把家奴抢回来,公主发怒说:“董郎,我是你的亲戚,你怎么敢这样?” | 展现董宣不惧权贵,坚持正义。 |
宣曰:“陛下以孝治天下,今杀一奴,而纵其主,非所以教民也。” | 董宣说:“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现在杀死一个奴仆,却放纵他的主人,这不是教导百姓的好方法。” |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主惭而止。 | 公主感到羞愧,便不再追究。 | 董宣的言辞让公主无言以对。 |
宣又尝为北海相,有大姓公孙丹,作奸犯科,宣收捕,系之于狱。 | 董宣后来担任北海国相,有大族公孙丹犯法,董宣将他逮捕入狱。 | 再次展现董宣秉公执法的形象。 |
丹父宗,乃上书诉冤,帝怒曰:“董宣欺朕!”遂遣使斩之。 | 公孙丹的父亲上书申诉,皇帝大怒说:“董宣欺负我!”于是派使者去处决董宣。 | 皇帝因权贵的干预而愤怒。 |
宣临刑,颜色不变,曰:“臣死之后,愿乞一棺,勿加敛服。” | 董宣临刑时神色不变,说:“我死后,只求一口棺材,不要给我穿丧服。” | 表现出董宣的清廉与坚定。 |
使者问其故,宣曰:“臣生平清贫,死亦宜俭。” | 使者问他原因,董宣说:“我一生清贫,死后也应简朴。” | 强调董宣一生清正廉洁。 |
遂斩之。 | 于是董宣被处死了。 | 结尾点出董宣因坚持原则而牺牲。 |
三、总结
《强项令》通过董宣的事迹,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坚守法治、不畏权贵的精神风貌。董宣虽因触怒权贵而被处死,但其刚正不阿、清廉自律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推崇的楷模。文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伦理思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强项令》的全文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酷吏列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