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商不相见读音】“参商不相见”是一句出自古诗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亲人或朋友之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相见的惆怅之情。这句诗源于古代天文学中的“参星”与“商星”,它们在天空中彼此相隔,永不相见,因此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分离。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参 | cān | 星宿名,指参宿,即猎户座的一部分 |
商 | shāng | 星宿名,指商宿,即心宿,位于东方七宿之一 |
不相见 | bù xiāng jiàn | 指两者永远无法相见 |
二、“参商不相见”的出处与意义
“参商不相见”最早见于《诗经》和《楚辞》,后被广泛用于诗词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友人离别的哀愁。由于参星和商星在天空中分别位于东西方向,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因此古人用这一天文现象来比喻人与人之间因地理阻隔而无法相见的无奈。
三、现代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参商不相见”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达以下几种情感:
- 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 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 对友情或亲情难以维系的感叹
四、相关诗句举例
1.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未直接使用“参商不相见”,但表达了类似的情感。
2.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美好的祝愿,与“参商不相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总结
“参商不相见”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源自古代天文学概念,借指人与人之间因距离而无法相见的遗憾。其读音为 cān shāng bù xiāng jiàn,在现代仍常用于文学创作中,表达对亲情、友情的深刻情感。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参商不相见 |
拼音 | cān shāng bù xiāng jiàn |
出处 | 《诗经》、《楚辞》等古籍 |
含义 | 形容亲人或朋友因距离遥远而无法相见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抒情表达 |
相关诗句 | 白居易《长恨歌》、苏轼《水调歌头》等 |
如需进一步了解“参商”在古代天文学中的具体位置,可查阅《史记·天官书》等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