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下一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中的名句。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沉迷享乐、不思进取的现象。下面将从诗句出处、含义分析、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诗句出处与作者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出处 | 杜牧《泊秦淮》 |
作者 |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 |
二、诗句含义解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指的是歌女们不了解国家灭亡的悲痛,依旧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隔江犹唱后庭花”则引用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暗指当时统治者沉溺于享乐,不顾国家安危。
词语 | 含义说明 |
商女 | 歌女或妓女,常在秦淮河畔演唱 |
亡国恨 | 国家灭亡带来的悲痛和耻辱 |
隔江 | 指秦淮河对岸的金陵(今南京) |
后庭花 | 南朝陈后主所作歌曲,象征荒淫腐败 |
三、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杜牧写此诗时,唐朝已处于衰落阶段,社会风气奢靡,官僚腐败。他借此诗讽刺那些只知享乐、不关心国家兴亡的人。
时期 | 唐代末年 |
社会状况 | 奢侈腐败,民不聊生 |
诗歌主题 | 爱国情怀、忧国忧民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关注国家命运,勿忘历史 |
四、诗句影响与文学价值
该诗句因其深刻的讽刺意味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典故之一,也被广泛用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影响范围 | 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 |
后世引用 | 多位诗人借用其意象表达忧国之情 |
文学价值 | 典型的唐诗佳句,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
五、总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仅是杜牧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精神的弘扬。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历史教训,更应关注国家的发展与未来。
项目 | 总结内容 |
诗句来源 | 杜牧《泊秦淮》 |
核心思想 | 批判享乐主义,呼吁忧国忧民 |
历史背景 | 唐代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
现实意义 | 警示世人勿忘历史,关注国家命运 |
文学价值 | 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影响深远 |
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牧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