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诟病的意思的解释】“诟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指责。它不仅表示指出错误,还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书面的语境中。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诟病”的含义及其用法,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表格形式的详细说明:
一、
“诟病”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意为“辱骂、责备”,现多用于现代汉语中,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公开的、带有批评性质的指责。它强调的是对缺点、错误或不良行为的指出,且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不满、谴责等。
在使用时,“诟病”一般不用于日常口语,而更多出现在新闻报道、学术论文、评论文章等正式场合。其搭配对象可以是人、制度、政策、作品等,具体取决于语境。
需要注意的是,“诟病”虽然有批评之意,但并不等同于“批评”或“指责”,它更侧重于指出问题并带有一定程度的负面评价。
二、表格形式解释
词语 | 诟病 |
拼音 | gòu bìng |
词性 | 动词/名词(多作动词) |
基本含义 | 指责、批评,尤其指公开地指出缺点或错误 |
词源 | 古代汉语中“诟”意为辱骂,“病”意为过失,合起来即“指责过错”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书面语、评论、新闻报道等 |
同义词 | 批评、指责、谴责、非议 |
反义词 | 赞扬、称赞、褒奖 |
例句1 | 他的言论遭到了舆论的广泛诟病。 |
例句2 | 这部电影因剧情拖沓而被影评人诟病。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强调公开性和批判性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诟病”这一词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帮助我们在写作或阅读中准确理解和运用。